1

管理者的虚假繁忙

管理者都很忙,他们从一个会议到另一个会议,从一项事务到另一项事务,从解决一个问题到另一个问题。

在一堆乱麻中游走,时而有序时而混乱,但对于大多数管理者来说似乎混乱多过有序。

很多管理者认为这就是常态,甚至一些管理学家都认为这是常态,管理大师明茨伯格也这么认为。

他们觉得管理者并不像理论上说的在计划、组织、领导和控制。

然而,管理者这种忙乱的状态不应该是常态,理想的管理状态就应该是计划、组织、领导和控制。

那为啥实际管理中管理者的忙乱成为了常态呢?

管理者的忙乱是组织和管理者联手制造出来的虚假繁忙。

组织要求管理者尽可能多的做事情,不允许他们有过多的闲暇,以为这样就能更好地保证组织绩效。

组织为此会拿“以身作则”、“执行力”、“务实勤奋”来评价管理者的工作,在这样的评价下,管理者会更加飞速地运转,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“慌不择路”。

管理者自身在一个个问题和事务面前应激反应、自动完作,不思考、不反思、不变革,低水平重复、路径依赖、低效运作……

可以说管理者的忙乱,是被文化和考核逼迫出来的勤奋,他们并没有真正在工作——没有真正发挥管理的职能。

2

管理手艺

明茨伯格认为管理是科学、艺术、手艺三个方面的综合,这个总结很接近管理的实质。

其实,管理应该是科学和手艺的综合和平衡。

为啥我要去掉艺术,因为它有些玄且对大多数管理者来说还到不了艺术的层面——少量高阶管理确实需要“艺术”的成分。

科学就是理论、工具、方法论层面的探讨,从这个维度管理有科学的一面。

目前一些管理大师和专家都在科学这个维度研究,在管理的手艺层面研究的确很少。

为啥呢?

难嘛!科学层面,搞一些变量、模型研究多简单。而手艺层面,需要实践和观察,甚至长期的跟踪,它需要田野调查,最好亲自种田,这多难多麻烦。

然而,真正的管理,手艺比科学层面更重要。

不懂科学层面,一样可以做好管理;不懂手艺层面,管理一定做不好。

不信,你问问那些管理大师,有几个能真正做好管理。就包括明茨伯格这样接地气的管理大师,他的国际实践管理教育(IMPM)管理的并不理想——不要质疑我瞎说这是我跟他们内部高层交流获得的消息。

你再去问问那些做实践管理的管理者,他们读过几篇那些管理大师写的文章和著作。

让你惊讶的是,即使很接近实践的德鲁克,实践管理者读的也不多。

接下来,我要干的事情就是弥补管理手艺研究的不足,希望为管理实践做点贡献。